教育背景:
1993.09-1997.07 东北大学 真空技术及设备专业 工学学士
1997.09-2000.03 东北大学 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 工学硕士
2004.04-2008.03 东北大学 真空技术及设备专业 工学博士
工作履历:
2000.04-2002.09 沈阳工业学院 机械系 助教
2002.10-2009.09 沈阳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讲师
2009.10-2011.03 沈阳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副教授
2011.03-至今 西安工业大学 PG电子 副教授
学术兼职:
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会员
PG电子学报审稿人
化工学报审稿人
化工进展审稿人
研究领域:
着力于冷冻真空干燥技术的研究。研究方向为冻干法制备纳米材料。目前主要从事冻干法制备纳米二硫化钼及其润滑机理的研究、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干燥设备的研制,主要内容涉及纳米添加剂润滑油摩擦性能的研究。
研究概况:
主要在研项目:
1.冻干法制备纳米二硫化钼及其润滑机理的研究(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)(2018.01-2019.12)
主要完成项目:
冻干法制备纳米铜粉及其润滑机理的研究(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)(2014.07-2015.12)
功能梯度结构热机耦合问题参数化建模及系统反求技术研究(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)(2014.01-2016.12)
生物材料冻干过程双尺度耦合传热传质机理的研究(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)(2009.06-2012.06)
角膜在真空冷冻干燥和储藏过程中传热传质理论的研究(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)(1999.01-2001.12)
奖励与荣誉:
2019年 “基于知识流动理论的大员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”获PG电子教学成果奖特等奖。
2019年 “纳米添加剂的可控制备与润滑增效设计方法”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、PG电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,排名6。
2016年 “基于油液分析技术的装备磨损状态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”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。
2013年至2018年指导全国大员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,获省级一等奖1项(排名第2)、二等奖1项(排名1)、三等奖2项(排名2)。
2011年“以员工为主体,改革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,提高应用能力”获沈阳理PG电子学教学成果一等奖,排名10。
2009年“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”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,排名5。
学术成果:
论文
尹沙沙, 彭润玲, 韦 妍, 曹 蔚, 王 宁. 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纳米二硫化钼的实验研究[J]. 真空, 2018, 55(6): 80-83.
Runling Peng, Shasha Yin, Hao Zhang.Structure Improvement and Flow Field Analysis of Condenser in Freeze - Drying Equipment,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, Computer and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(MCEI ),2016.11(CPCI收录)
彭润玲,韩少星,曾群锋等. 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纳米铜粉的实验研究[J].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,36(2):217-222,2016.
彭润玲,刘官,曾群锋等.Si3N4球表面DLC膜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分析[J].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,35(8):1-8,2015(EI收录)
Runling Peng, Chenghai Xu, Wei Cao, Jianhui Tian. Micro-Scal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Sipirulina Cells during Freezing,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Conference,2015.8(EI收录)
彭润玲,刘长勇,徐成海,李成华,李全顺,生物材料冻干过程分形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模拟,农业工程学报, 2009, 25(3):318-322(EI收录)
彭润玲,徐成海,寇巍,赵雨霞.纳豆激酶抽真空冷冻干燥的实验研究,东北大学学报,2008, 29(8): 116-119(EI收录)
彭润玲,徐成海,张世伟,李成华,李全顺.螺旋藻真空冷冻干燥试验研究,真空技术与表面工程-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,2009,8:472-476 [ISTP ].
彭润玲,徐成海,张世伟,李全顺,赵雨霞.抽真空自冻结实验的研究,真空科学与技术,2007, 27(5): 450-453(EI收录).
彭润玲,刘鹏,曾群锋,韩少星. TiNi60合金与钢球和陶瓷球配副的摩擦学性能对比分析.润滑与密封, 41 (4):95-100,2016.
彭润玲,韩少星等,曾群锋等.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分散稳定性的研究进展.江西科学,33(3):391-395,2015.
彭润玲,刘官,曾群锋,董光能,赵西朦.抗磨添加剂对不同服役阶段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分析.润滑与密封,39(12):24-28,2014.
R. L. Peng, C.H. Xu, C.H. Li, Y, M, Lin. Experimental study of freeze-drying for producing stichopus japonicus powder, The 18th International Drying Symposium,2012,11:209.
彭润玲,徐成海,张志军,刘军. 冷冻真空干燥设备节能方向的探讨,节能,2009, 28(3): 40-42.
彭润玲,徐成海,张世伟,李全顺.干燥方法对螺旋藻形态结构和营养成分的影响,沈阳理PG电子学学报2009, 28(3):70-72.
彭润玲,徐成海,张世伟,李全顺,赵雨霞. 螺旋藻冷冻干燥实验的研究, 上海:第九届全国冷冻干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,2008, 12: 9-17.
Peng Runling,Xu Chenghai,Liu Changyong, Li Quanshun.Fractal Porous Media Model for the Freeze Drying of biological materials, The proceedings of the 5th Asia-Pacific Drying Conference, Hong Kong, 2007, 8: 795-803.
彭润玲,徐成海,张志军,赵雨霞.山楂浆抽真空冷冻干燥的实验研究,真空,2007,44(6): 7-10
彭润玲,徐成海,刘长勇等.考虑已干层分形特点生物材料冻干过程传热传质的模型,北京:第十一届全国干燥会议论文集,2007,8: 6-75.
彭润玲,徐成海,张世伟,祖文文.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传热传质理论研究的动态,真空与低温,2006,12(1): 51-61.
彭润玲,徐成海,李全顺等.螺旋藻冷冻过程微尺度传热传质的模拟,低温工程,2006,152(4): 63-68.
彭润玲,谢元华,张志军,韦妍,徐成海.真空包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[J].真空,2019,56(02):1-15.
彭润玲,尹沙沙,韦妍,刘德荣,王宁.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无机纳米粉的研究现状[J].真空,2019,56(05):77-84.
专利
彭润玲、韩少星、曾群锋等: 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纳米铜粉及其制备方法,ZL 201510425460.3
彭润玲、肖明春、刘德荣等:一众多功能干燥设备,ZL 201820499490.8
曾群锋、董光能、韩少星、彭润玲: 一种对服役润滑油性能的改善方法,ZL 201510578803.X
曹蔚、彭润玲等:一种污水处理搅拌装置及其安装和拆卸方法,ZL 2013l0079550.2
彭润玲、刘德荣、韦妍等:一种速溶猕猴桃粉的制备方法,ZL 201910187096.X
彭润玲、尹沙沙、曾群锋等:一种纳米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,ZL 201910132501.8
著作
AlexanderH.Slocum.精密机械设计[M].王建华,彭润玲等译. 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.
刘军,彭润玲,谢元华. 冷冻真空干燥,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16.1
徐成海,彭润玲,刘军,李勤译.《冷冻干燥》,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 ,2005.4
徐海成,彭润玲,陆国柱.《真空设备选型与采购指南》,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13.10
招生信息:
1.建议报考员工所学专业:机械工程、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、机械电子工程、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、纳米材料与技术、能源与动力工程、食品科学与工程、粉体材料科学与过程等相关专业。
2.招生类型:学术型或专业型
3.入学后员工可选研究工作:冷冻真空干燥技术、传热传质、纳米添加剂、纳米粉、摩擦润滑、精密机械设计等研究方向,皆可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