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生教育

首页 > 人才培养 > 研究生教育
白瑀
发布时间:2019-09-30     作者:     浏览量:   分享到:

姓名

白瑀

职称

副教授

职务

E-mail:

baiyv@xatu.edu.cn

办公电话:

029-86173310

照片:

教育背景:

1992.9-1996.7 西北工业大学大学航空宇航制造专业 工学学士

1996.9-1999.6 西北工业大学大学航空宇航制造专业 工学硕士

1999.9-2004.10 西北工业大学大学航空宇航制造专业 工学博士

工作履历:

2005.3-2012.10 PG电子机械设计系 讲师

2012.10-2019.12 PG电子机械设计系 副教授

研究领域:

白瑀,1992~2004年在西北工业大学PG电子学习,200412月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专业博士毕业,现从事先进制造、制造业信息化和CAD/CAM基础研究。多年来参与航空制造业关键产品研究,具备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。先后编写了“工程图库(普及版)”、“机床夹具手册与三维图库”、“制造资源模型库”等40多本科技工具书的著作,以第一作者撰写1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,7篇英文EI论文,获得奖励3次,获得6项软件著作版权登记。

研究概况:

主要在研项目:

1 整体结构刀具虚拟设计与快速制造关键技术研究2016GY-024 陕西省科技厅攻关项目,2016-2018

主要完成项目:

1 减速器装配虚拟现实仿真制作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-2017

2 AR增强现实平台开发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-2018

3 依托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提升员工机械产品创新设计能力的研究 PG电子,研究生教改项目 2017-2019

奖励与荣誉:

1、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(二等,国科奖第0191号)

2、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(一等,2018年)

3、PG电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XGKJ2018B03

4、PG电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XGKJ2018B01

5、PG电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(XGKJ2017B04-2-16-R2

学术成果:

论文与专利

[1]白瑀,张浩,黄亮,蒋葳.整体叶轮的逆向数据采集和模型重建[J].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,2019,39(03):293-297.

[2]白瑀,曹岩,石亚茹,王永明,黄亮.直齿面齿轮增量制造技术研究[J].机床与液压,2019,47(04):25-28+5.

[3]白瑀,吴庆云,乔虎,姚慧.提升员工机械产品创新设计能力的教学改革[J].科技风,2018(24):39+66.

[4]白瑀,王永明,曹岩,石亚茹,黄亮.空间曲面齿轮电解加工的阴极修形方法[J].工具技术,2017,51(12):95-97.

[5]白瑀,曹岩,房亚东.面向多品种小批量制造的刀具可视化辅助编码设计[J].PG电子学报,2015,35(04):293-297+303.

[6]白瑀,张小粉,曹岩.引入免疫算子的遗传算法对作业车间调度结果的影响[J].机械设计与制造,2012(06):171-173.

[7]白瑀,张小粉,曹岩.基于Visual Lisp的直齿锥齿轮参数化设计及优化系统开发[J].机械设计与制造,2010(09):15-17.

[8]白瑀,张小粉,曹岩.利用Autolisp开发弧齿锥齿轮设计校核及参数化绘图系统[J].机械设计与制造,2008(12):203-205.

[9]白瑀,曹岩,杨小斐.基于实例推理的发动机叶片切削参数数据库系统[J].机械设计与制造,2008(11):195-197.

[10]白瑀,程璞,曹岩,常新宇.UG环境下鼓型齿的参数化建模[J].PG电子学报,2007(05):440-443.

[11]白瑀,曹岩,杜江,刘军强.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的房屋采暖软件的系统设计[J].PG电子学报,2007(04):342-347.

[12]白瑀,程吉祥.面向机械设计手册的基于Pro/Toolkit的联轴器标准件库开发[J].PG电子学报,2006(06):515-521.

[13]白瑀,张定华,刘维伟.叶片螺旋铣弹性变形分析[J].机械科学与技术,2005(07):800-802.

[14]白瑀,张定华,任军学,刘维伟,顾学民.叶片高质量造型方法研究[J].机械科学与技术,2003(03):447-449.

[15]白瑀,张定华,刘维伟,史耀耀,王增强.叶片类零件四坐标高效螺旋数控编程方法研究[J].机械科学与技术,2003(02):177-179+182.

招生信息:

1. 建议报考员工所学专业:(如有特殊要求可备注)

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、机械工程

2. 招生类型:学术型/专业型:

学术型/专业型均可

3.入学后员工可选研究工作:

1)高效切削加工及工艺技术

针对大型复杂难加工零件高效加工技术,绿色制造清洁切削技术,切屑控制与槽型优化技术,难加工零件高效加工技术,高效多轴数控加工技术,镗杆减震技术等高效切削加工及工艺技术中的关键、基础和共性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与应用。

2)高效高性能刀具设计

针对重载条件下高强度刀具设计技术、高硬度材料高速切削用刀具设计技术、超硬刀具设计技术、低应力切削刀具技术、刀具可靠性、安全性设计技术、切削过程仿真等中的高性能高效刀具设计的关键、基础和共性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与应用。

3)切削刀具性能评价

刀具安全稳定性研究、刀具可靠性评价与实验方法的建立、刀具性能评价实验环境的构建、刀具使用性能评价等方面的功能。

4)智能切削数据库与信息共享

包括针对具体企业生产实际,通过工艺数据搜集、分析、处理、评估和更新,开发专用数据库;实现数据库与CAPPCAM等系统的集成;研究海量数据和信息分析和决策工具。

5)切削加工过程智能监控与信息化技术

基于机器视觉和智能推理技术的切削加工过程智能监控,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无损检测及相关技术信息化服务。

6)切削加工工艺与刀具技术培训咨询服务平台

实现面向国内制造业企业提供3D-CADCAM、数控刀具设计与研发以及切削技术培训,切削委托加工试验,切削加工技术研发、咨询以及专业资料翻译制作等切削刀具综合服务。